不少人以為草莓只在冬天生長,其實草莓產季分為4期,第一期從11月下旬開始,一直延續到隔年4月,產季長達5個月。草莓的生長發育與環境條件密切相關,土壤、水分、日照、溫度是影響草莓栽培的重要因素。
種植時間
草莓適宜生長的溫度落在18-25度C,草莓苗通常在9月中到10月初定植,11月上旬陸續開花,經過30-40天即可採收果實,採收期可維持到隔年4月。
土壤選擇
草莓有喜濕怕澇的特性,適宜栽植在疏鬆、肥沃、透氣性好、保肥保水能力強的砂壤土。最適合種草莓的土壤pH值介於5.7-6.5,土壤太酸或太鹼會出現生長障礙且品質較差,肥培管理方法亦要有所調整。
水分管理
草莓根系分布淺,葉片多,蒸發量大,在整個生長期不斷進行新老葉片的更替,而且還要大量抽生匍匐莖、新莖和發育果實,所以在整個生長發育過程中,草莓都需要充足的水分供應。苗期缺水會阻礙莖葉的正常生長;開花期缺水影響開花和坐果,產量降低;越冬期缺水則降低抗寒力。
肥培管理
草莓為連續生植物,生育期長,對肥份的需求很大,定植前土壤中的底肥要施足,以長效緩釋型肥料作為基肥,搭配功能性葉面肥作為追肥使用,並以薄肥勤施為原則,適時補充及調整養分需求,均衡供應草莓生長期所需養分,達到開花多、果實大、坐果多的效果。
日照長度
草莓屬於先短日照再長日照開花型植物,不同生長發育時期對光照條件的要求不同。低溫短日照能促進花芽形成,高溫長日照則促進後續的開花和發育。果實轉色期間若遇連續低溫和光照不足的情況,容易發生轉色不良。在果實膨大期間可適度摘除老葉,避免葉片遮住果實,增加果實受光面積,促進轉色均勻。
葉面肥如何幫助作物健康地生長?
近幾年氣候變遷,暖冬、潮濕等情況劇烈,打亂草莓種植節奏,冬天溫度高過30度已經是常態,導致草莓在定植期生病的機率越來越高,加上夏季高溫、驟雨日漸頻繁,增加了病蟲害發生風險,育苗難度大幅提高。傳統肥料已無法滿足作物在極端氣候下生長的需求,且過度施肥會導致土壤酸化,造成肥料更不易被作物吸收。比起從植物根部吸收肥料的方式,透過葉面施肥使營養元素透過葉片氣孔直接被作物吸收直達植物所需要的部位,不僅用量節省,效果更為顯著。 |